首页 >  医院要闻 >  正文

附属永川医院援巴新医疗队创新引入“人工皮”技术,降低早产儿鼻损伤风险

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(简称“巴新”),第14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成员、附属永川医院儿科医生李世玲,将创新技术“人工皮”引入当地医院,显著降低了早产儿因呼吸治疗导致的鼻损伤风险。

在当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(NICU),持续气道正压通气(CPAP)是救治早产儿和呼吸窘迫综合征(RDS)患儿的关键技术。然而,由于新生儿鼻部皮肤薄嫩,长时间使用CPAP的鼻塞装置极易引发压疮、溃疡甚至组织坏死。李世玲结合国内经验,提出用“人工皮”技术破解难题,该举措有效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和治疗的安全性。此外,李世玲还改良出了用于固定患儿CPAP管道的弹性布料专用帽。

undefined

该项“人工皮”技术的成功推广,是第14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“因地制宜、精准援助”的缩影。据悉,第14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由10名队员组成,是附属永川医院牵头整建制派遣的中国援外医疗队,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均为来自重庆市三甲医院的临床业务骨干,平均年龄为36.7岁。该批医疗队于2024年10月11日离渝启程赴巴新,在莫港总院执行为期1年的国家援外医疗任务。目前,他们已开展多项技术创新,将中国经验转化为惠及当地百姓的切实成果。

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框架下,中巴医疗合作正以这样的暖心细节,书写着跨越山海的友谊篇章。附属永川医院及其医疗队的贡献,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疗的智慧与温度。

编辑:蔡雨齐 李艳玲